為多彩青春著色:訪西電優秀輔導員錢德年
與“芳華”為伴,為多彩青春“著色”
——訪“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獲得者錢德年
■通訊員 鄭曉梅 學生記者 成萌
日前,教育部主辦的“2018年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推選活動揭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錢德年獲得“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2018年“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是黨的十九大之后、進入新時代第一次由教育部主辦,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高度重視。
據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要求,教育部于2018年3月開展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旨在推選一批政治信念堅定、師德師風優良、專業能力過硬、育人實效突出的全國輔導員先進人物,宣傳一批輔導員典型事跡,充分發揮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以引領廣大高校輔導員增強素質能力,提升專業水平,提高工作質量。此次活動通過推薦報名、組織評選、實地考察、結果公示、表彰宣傳等程序完成,全國共有150名輔導員獲得“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
【對話】
問:您于5月份獲得陜西省十佳輔導員榮譽,并于最近獲得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這些應該是輔導員比較高的榮譽,獲得這些獎項你有什么感想?
答:首先感謝學校給予輔導員成長展示的大平臺;其次獲得這個獎項也是對學校、學院輔導員工作的肯定,我為這個集體感到自豪;最后我非常感謝學校和學院推薦我參評這些獎項,感到非常榮幸,我身邊有很多優秀的輔導員小伙伴值得我學習。
問:您覺得做輔導員有哪些基本原則呢?作為一名輔導員,您認為能教給學生最多的是什么?
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會上講到,思政工作本質是做人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西電有獨特的人才培養現象,同時學校學生工作也有著鮮明的特色,我覺得工作中要處理好三對關系:嚴格管理學生和悉心關照學生的關系、繼承優良傳統和與時俱進的關系和愛國集體主義教育和以學生為中心的關系。輔導員老師同時要練就“聽”“說”“讀”“寫”四項技能。聽:關注黨和國家、學校對輔導員的最新要求,自覺對標、與時俱進;說:敢于發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樹立“四個正確認識”,不斷增強黨和國家認同;讀:讀懂學生思想動態、學習生活狀況、言行舉止等細微環節,并且廣泛閱讀學習做好知識儲備;寫: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努力將工作中的經驗轉化為規律、科學。
我們與大學生極其寶貴的四年“芳華”為伴,要為他們成長的關鍵時刻送上恰到好處的“點睛之筆”,努力“點睛”大學生的青春畫卷,讓他們的青春更加絢麗多姿。我希望我們的學生在西電畢業時自帶“五種光環”:永跟黨走的“金色”信念、傳承西電精神的“紅色”印記、具有“藍色”國際化開闊視野、敢于面對挑戰的“綠色”心靈、勇于創業和揮灑青春的“橙色”活力。
問:在大學里,您覺得應該和學生以一種什么樣的關系來相處?
答:黨和國家對輔導員的定位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應該說定位非常高,新時代對我們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們朝著這個方向一直努力、永遠在路上。要把大學生當做成年人,努力與他們成為知心朋友,更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工作過程中熱心服務但不全程包辦,努力為他們搭建出彩成長的舞臺,甘當“幕后人”;積極參與和學生共同成長但不強加干涉,采取平等的、對話的、個性的、建議的方式進行引導教育,強化學生成人意識及責任意識。
當然在新形勢下我們也需要“趕時髦”,青年對時尚、新潮最敏感,及時關注網絡文化、潮流文化,才能明白學生的表達、跟學生“有話說”,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及時關注學生動態。大學生在網絡和手機上投入大量的時間,網絡思政大勢所趨,學生在哪里,我們的思政網絡末梢神經就應該延伸到哪里。我在學工處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喊你上車!》,同時近期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年華律音”,定期推送文章,并在學生關注的QQ空間等平臺同期推送,并在七一建黨節前夕推送了特輯,引導青年學生帶上信仰與中國共產黨一起過生日。目前推送的的兩篇文章推過各類平臺閱讀總數為1984人次。在移動互聯、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希望通過青年學生感興趣的表達方式,與更多青年朋友架起溝通的橋梁,努力在思政教育傳播路徑上、展現形式上、內涵延伸上進行重組和再造,在信息時代復雜背景下爭奪網絡陣地和流量,給予青年學生更多“有效供給”。
問:看到您帶的班級也比較多,可能就很難對每個人都面面俱到,請問是怎么平衡對每個同學的關系?
答:我目前所帶7個學生班、共481名學生,面對負責學生比較多的客觀條件,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做到點面結合。我覺得針對較多的班級,班級管理中也需要抓好“關鍵少數”,這個關鍵少數指班級學生骨干,包括團學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宿舍長等。我們在工作中發現班委風氣正,班風學風往往就好。因此我們在選拔和培養主要學生干部時對他們的要求是“雙優”,即學習成績好、班級工作好。我和其他輔導員所帶的2017屆畢業生中,70%的班長、團支書等主要班干部保研或考研繼續深造,其他班級干部也都到行業著名企業工作。
問:我們覺得您提出的“為多彩青春著色”的觀點很新穎,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對學生的關切之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所以想問您平時有什么愛好嗎?
答:我在空余時間喜歡寫些東西,曾經寫過自認為的短詩和小說,送給自己帶過的畢業生。或許用寫的方式表達深刻情感,更能引發深思。我周末有時間就會為家人做飯,我可能也是個愛吃愛做的“吃貨”。我覺的做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也像烹制飯菜一樣,輔導員的常規工作就像做好“家常菜”,需要讓學生覺得可口又舒心;同時我們又要策劃特色品牌活動,為學生奉上高大上的“大餐”,補足學生營養、開闊其眼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錘煉“配置菜品”、“使用火候”、“加入香料”的真功夫,努力讓大學生補充成長成才的“必備營養”和“微量元素”。
問:你能描述一下輔導員老師的日常嗎,看著好像一天都忙忙碌碌的。
答:西電有著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和全國亮眼的人才培養現象,輔導員工作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我們應該圍繞中心和大局,自覺將工作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大格局,努力對標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長期以來西電輔導員工作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正好前段時間寫了一段《青春在線24小時》,管中窺豹,從中可以看到輔導員老師忙碌的身影,也算是對自己工作的總結,同時也為所有輔導員老師打CALL,為他們代言。
《青春在線24小時》
清晨7點,朝光中有他與學生一起鍛煉的身影
早上8點,教室里有他與學生專注學習的神情
上午10點,成績單上有他操心學生學業的思索
中午12點,食堂里有他和學生一起修改簡歷的斟酌
下午2點,QQ上有他解開學生擇業困惑的叮囑
下午5點,班部里有他與學生促膝長談的熱茶
晚上7點,周日點名教室里有他娓娓道來的啰嗦
晚上8點,寢室中有他與學生歡聲笑語的暢聊
晚上10點,微信上有他關心學生安全的詢問
晚上12點,校園里有他思考一天工作的漫步
凌晨1點,餐廳里有他陪伴學生看球的歡呼
凌晨2點,電話里有他為新生答疑的細語
......
24小時,他們永遠都在線
24小時,他們始終圍繞著學生
24小時,他們一直關心著成長
一年又一年,一級又一級
學生的事情一件又一件,不放下,接著干
學生的電話一個又一個,不休息,接著談
從竹園到海棠,從海棠到丁香
學生的宿舍一間又一間,下決心,都走完
畢業的學生一屆又一屆,抓緊點,全聊遍
從博客到微博,從QQ到微信
網絡的大潮一浪又一浪,勤學習,站潮頭
創業的熱點一波又一波,緊跟蹤,點學生
春去秋來,海棠依舊,丁香花開
學生在哪里,他們就在哪里
QQ提醒,微信叮咚,短信鈴響
學生在哪里,關照就在哪里
他們將春天獻給學生,寒夜中繼續堅守
學生去哪里,牽掛就在哪里
他們將青春獻給校園,歲月中溫情回憶
愛在流淌,在點點星光中閃耀
愛在傳遞,在時光漫步中回蕩
他們,就是輔導員!
他們是大學生成長溫暖的臂膀
他們是大學生成才堅實的背景
他們是不忘初心的踐行者
他們是西電精神的傳承者!
他們是希望和夢想的呵護者
他們是黨和國家愛的傳遞者!
他們,以青春和希望為伴,永遠在路上!
問:最后,您對我們大學生有什么想說的嗎?比如一些建議或是期待之類的。
答: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中國夢為每個人提供了出彩的機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生的希望,我們要做到“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唯有青春和夢想不可辜負,大學校園應該是最需要談信仰、談理想、談情懷、談奮斗的地方,希望青年學生找到自我、認知自我、發展自我,以夢為馬、以學為本,自覺將成人成才的責任扛在肩上,自覺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放在心中,努力成為電子信息行業骨干和引領者,努力成為具有西電印記、西電特色和西電風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錢德年個人簡介
錢德年,男,1984年生,碩士研究生畢業,中共黨員,講師,2006至2008年在學校學工處畢業生就業辦公室工作,2011年起從事輔導員工作。現擔任電子工程學院團委書記、2017級本科生輔導員,負責7個班級、共481名學生。先后擔任電子工程學院2009級、2013級本科生輔導員,累計負責20個班級、1312名學生。錢德年于2018年獲得第十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陜西高校“十佳輔導員”榮譽稱號,工作以來累計獲得校級以上榮譽獎勵21項,其中省部級以上8項。主持1項省部級課題,共發表論文12篇,第一作者發表論文9篇,其中2篇為核心期刊檢索。學校首批輔導員工作室負責人,獲得心理咨詢師二級及高級職業指導師資格證書。
錢德年所帶累計8個學生班級獲得校級以上表彰,所帶2013級426名學生中,229人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他所帶的2013級教改班保研同學中,77%的同學選擇西電繼續深造。他所帶學生中,涌現出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的13級學生王亨、獲得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一等獎的張飛;應征入伍的13級本科生宮松濤、余杭;撰寫人臉識別相關論文被國際頂級會議(CVPR2016)接收的13級本科生周默;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的13級學生張庭威、王鶴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學生。錢德年擔任學院團委書記以來取得優異成績,學院自2013年起連續六年獲得學校“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學院近5年來4次捧得學校“星火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最高獎“星火杯。他作為發起者和指導老師的學校“十佳社團”--無線電測向俱樂部于2016年成功舉辦“大美秦嶺”全國大學生無線電測向賽,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青年等媒體報道。